第1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森林音樂會》及教學反思,僅供參
第1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森林音樂會》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模仿動物走路,做彎腰走,跳躍走,碎步走,大步走等走路姿勢。
2、遵守游戲規則,按要求玩游戲。
3、體驗游戲的快樂。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準備音樂《動物起床歌》、游戲音樂《歡快歌曲》、放松音樂《彩虹的'約定》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情景引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不喜歡小動物啊?那今天我們就扮演小動物,一起來開音樂會好不好?
師:可是呀,有的小動物小眼睛都睜都沒有睜開,還沒有睡醒的樣子,我們先來做做運動,清醒一下好不好啊?
2.準備運動
播放《動物起床歌》,根據歌詞做小動物起床的動作。
歌詞:牛寶寶起床甩甩頭,鴨寶寶起床動一動,狗寶寶起床轉個圈,熊寶寶起床伸懶腰,兔寶寶起床跳一跳
基本部分
1.模仿動物走路
師:小動物們都起床了,來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呢?
說出動物名字,先讓幼兒嘗試模仿,教師再正確指導
大象(彎腰走)小兔子(跳躍走)小鳥(碎布走)老虎(大步走)
2.森林音樂會1
師:好啦,我們的小動物都已經準備好了,音樂會就要開始了,(根據課室場地布置)男孩子站在內圈,女孩子站在外圈,模仿動物走路的次序是:大象,小兔子,小鳥,老虎。
播放音樂《歡快歌曲》,教師帶著幼兒依次模仿動物走路。
3.森林音樂會2
師:我們來改變一下玩法,森林里有這么多小動物,誰要做大象呢?(幼兒舉手),大象怎么走路的呢?誰要做小兔子呢?怎么走的呢……好,這次我們全部都站在大圈內,當音樂一響起來,扮演什么動物就要學它走路,音樂會開始咯。
結束部分
放松音樂《彩虹的約定》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很能激發孩子們說話交流的活動,故很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大膽的舉手發言,并根據圖片來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其它同學一起學習相互交流。
第2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繪畫活動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前些日子在聽隨堂課,藝術活動“搞笑的圓”引發了對此問題的思考?!案阈Φ膱A”是讓幼兒對圓進行想象添畫。導入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有的說圓是泡泡,有的說是蓋子,有的說是西瓜,有的說是太陽……圓能夠變成小豬、小雞、太陽、花……孩子們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過程中,老師讓兩個孩子進行了一個想象的“示范”畫,一個孩子把圓添畫成西瓜,另一個孩子把圓添畫成小雞。由于孩子的經驗問題,“示范”小雞時出現了一只小雞兩張嘴的現象。接下來在幼兒的添畫中,發現了幾乎每個孩子都畫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畫了小雞,而且翻版了兩張嘴的小雞呢。
我想,假如這天的活動不讓孩子來“示范”畫西瓜,那么會不會每個孩子的作品都出現西瓜呢?假如老師能利用兩張嘴的小雞“示范畫”,引導孩子明白正面小雞的眼、嘴的畫法及側面小雞的眼、嘴的畫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許就不會再出現兩張嘴的小雞了。孩子們個個畫西瓜,說明了示范確實存在著框住孩子思維的現象,孩子們照畫兩張嘴的小雞,說明了示范是孩子積累作畫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徑。那美術活動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從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方面來說,盡量不要示范作畫,透過欣賞等其他途徑來讓幼兒感受,以期盼不出現統一模式的幼兒作品。從積累繪畫技能方面來說,必須的示范畫是要的,美術是需要必須的技能技巧的,這是孩子創新作畫的基礎,只有肚中有“貨”,才能創新。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個人認為,簡單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讓孩子學新的技能,要與創新相結合,示范是為了讓孩子明白如何下手,如何創新。
不知大家怎樣認為呢?
第3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正因為如此,才能滿足社會各種事業的發展。而人的素質,由于先天條件和后天發展的差異,也是各具特色的,有著各自特點和發展潛能,正因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個性,才能滿足社會各個領域發展的需求。
而在應試教育中,視各具個性的學生為一律,把主要目標放在文化知識的傳授方面,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不顧學生的天賦,無視學生的差異,扼殺了學生的興趣、愿望和特長,而以升學為惟一目標,這種教育背離了社會發展的需要,也違背了學生個性發展的規律。我們提倡素質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讓每個學生的個體素質得到充分的發展,就是要發掘出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特長,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的各種各樣的人才,以適應充滿競爭的未來社會。
清代的思想家、大詩人龔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觀念,應該給當代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示。不拘一格,就是要全方位地從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同角度,提高學生的素質,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天賦,不但不能夠壓制、扼殺,還應該因勢利導地加以發掘,啟發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造就出各具風采的時代新人。從這個意義上講,素質教育應該是一種個性發展的教育。
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如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呢?
首先,要有觀念的轉變。要認識到學生是各具個性的,他們之間是有一定差異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谶@一出發點,對學生的教育,也應該而且必須是具有靈活性的,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保護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要積極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天賦。
有的學生喜歡音樂,有的學生擅長美術,有的學生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對寫作情有獨鐘,有的學生熱衷體育競技……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而忽視了這些個性特質。美術名作《登攀》的'畫家,在考進浙江大學時,數學成績很差,但美術成績出類撥萃,校長竺可楨慧眼識英才,破格錄取,使他最終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美術家,如果求全責備,也許這位美術家就會湮沒無聞了。我們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改變那種“以分取人”的陳舊教育思想,應該樹立“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材”的新的教育觀念。
其二,創造學生個性發展的氛圍和條件。素質教育是以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為前提的,人的身心發展表現為共性和個性兩個方面,我們要兼顧人的身心發展這兩個方面的基本規律,在抓好基礎教育的同時,重視往意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不能因為其某些學科的成績不理想,而扼殺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成就。
同時,在學校教育中,要創造“副科不副”的氛圍,讓那些確有特長的學生“英雄有用武之地”,學校要開全、開足音樂、美術、體育、勞技等課程,要開展各項活動課程,要設置、組織各類選修課程、興趣小組,為學生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其三,提高師資素質,適應個性教育。俗話說“打鐵先要榔頭硬”,而我們的教師可能自身素質上存在著缺乏個性化的問題。因而要發現、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多樣化的人才,必須提高自己的素質,不僅是思想素質,而且特別要提高發展自己的個性素質。一專多能,并非是不可能的事?,F在的教師除了教自己學科的書,對其他領域不聞不問的現象,是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
在未來的社會中,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豐富的科學家,還需要文學家、美術家、音樂家、運動健將、創造家、發明家,這些人都要在學校培養出來,而只有實施素質教育才能做到。
第4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全書共六個單元,前五個單元中作者都以“導讀——案例描述——個人反思——同伴研討——專家點評”的順序來編撰了二十八個案例,從每個活動的生成背景到組織過程,再到成果呈現都非常的詳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活動后分三個層面的反思與評價。首先是執教者作為當事者對自身教學組織的梳理與反思,然后是同伴作為旁觀者對活動的評價與建議,最后是專家理論性的總結與指導。
如果說執教者的反思多停留在實踐層面的話,專家的總結則更具有理論的高度。這樣分層次的評價,既清晰又全面,引導我們能夠從多個層面去認識和思考教學的價值,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借鑒和學習的機會,懂得了反思與評價的要點。既開拓了我的視野,對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有很大的啟發。
在最后第六單元,作者還特別加入了“教學案例研究”,借助對若干個案例的評析,闡釋了案例研究的視角與方法,讓我們對如何撰寫案例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真的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反復閱讀此書后,我對書中的第五單元“反思、改進教與學的行為”深有感觸。通過對第五單元第一小節“以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活動目標、教學內容、活動過程要根據孩子的不同需要而設置,按照幼兒的探究問題與已有經驗分組,并提出該組的活動目標與應獲得的新經驗,真正促進不同需求和不同探究水平的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與發現,讓幼兒在自信、主動地完成階段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動機。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光和影》。
“光和影”是幼兒園常見的科學探究活動。但是在我們組織的活動中,會利用孩子玩影子游戲的興趣,全班一個主題,幼兒一起探究。
老師確立教學目標后,全班孩子一起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后,我們也進行反思,然而反思的結果呢,并沒有改變按計劃教學的模式,只是在調整目標,目標難了,無法達成;目標簡單了,沒有挑戰性??倳霈F有部分孩子在活動中是活躍的,但有部分孩子卻是盲從的,還會有一些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完全是被動的,看了這個案例之后,我學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頓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作者嘗試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
一、改進“一刀切、齊步走”的做法,嘗試“分組教學”。
徐春燕老師首先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把全班孩子根據水平和興趣分為兩組進行探究?;顒又?,孩子們在暗室里、在陽光下,用自己的身體、用各種工具,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索和發現。動態的小組不斷的分而又和,始終興奮著的老師不斷的判斷、反思且尋不同幼兒的需求并給予適宜的支持。
二、判斷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水平,為不同的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指導。
第一組幼兒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繼續制造影子,并給影子搬家——讓影子與物體分開——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第二組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讓影子變大變小——制造彩色的影子——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雖然兩組幼兒探究活動的數量相同,但內容卻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徐老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所獲得的經驗及已經達到的經驗水平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適宜教育與指導,使每組都能夠進行適合自己的教學。
第5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我覺得從小對孩子進行這樣的`安全教育是很必要的,安全教育應該滲透在每日活動中,應不斷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建立牢固的自我防護意識。特別是對小班的幼兒,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活動用游戲形式貫穿始終,幼兒的參與性、積極性很高,避免的單純說教的枯燥無味,通過游戲,讓幼兒更深的體會到誤食的危害,增加自我保護意識。
在活動中還有幾點需要改進:
1、教師示范操作材料應該要比幼兒實際操作的材料要大,幼兒能更加清楚地認知。
2、對于誤食的危害性這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可以更深入些,讓幼兒更加感同身受。
總之,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們除了在一日活動中一定要相互監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以保證幼兒的在園安全。還要切實做好家長的安全工作,讓家長配合班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告訴幼兒一些安全知識以及一些防范措施,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6篇幼兒園教育反思
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關系到每一名幼兒的安全,牽系著每一位家長的心。如果老師的安全工作沒做好,那不能稱之為一名好老師,幼兒的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老師的安全工作難度,作為幼兒教師任何一個人,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松了一口氣。針對我園里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美術活動“我來設計安全標志”等。讓幼兒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作為幼兒園長期的教育內容,需要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每天喝水時,請幼兒先試一試是否太燙;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吃飯時不嬉笑打鬧、不玩勺子;上下樓梯時,扶欄桿有序的走;戶外活動時,不打鬧不亂跑,在老師要求的范圍內活動;上廁所時不推擠;以及早操、午睡、區域活動等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安全警示,并請幼兒相互監督,定期評選出每個班的平安小衛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為幼兒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安全教育在每個時間段里都要進行,我們在每天中經常說:“注意安全”,所以在日常的活動中,我們教師每要與孩子做一件事情都要與幼兒說好怎么做安全,怎么做不安全。以提醒幼兒來管理好自己的行為。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不要倒滑滑梯。使幼兒懂得上下車不擁擠,不把頭、手伸出窗外等乘車常識。讓幼兒解交通規則,避免交通事故。還通過家園園地、家教小報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還針對幼兒出現的不安全行為,加強與其家長的交流配合,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主題教育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