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龍的傳人》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音樂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欣賞龍的形象、色彩和姿態,了解龍的象征意義。
2、通過看看、學學、玩玩,了解有關龍的民族風情,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歌曲,根據歌曲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龍的傳人》音樂磁帶。課件《龍》。
2、帶有龍圖案的物品,如:被面、唐裝、扇子等。
3、舞龍道具紅稠布、彩球,音樂《金蛇狂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想一想,你聽過沒有?會不會唱?"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長江,黃河-是我們中國的兩大河流)歌曲里還唱到了什么?(龍)
2、尋找龍,初步感知龍的特征。
1)提問"你在哪里見過龍?""請你找一找,龍藏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
2)尋找帶有龍圖案的裝飾。
3)播放音樂,集合幼兒,說說你的發現。
"你找到龍了嗎?它在哪里?你愿意學一學它的動作嗎?"
小結:龍可真多呀,衣服、被面、扇子上有,還有掉墜、印章呢,龍呀是一種吉祥的圖案。
4)欣賞龍的圖片,觀察龍的特點,模仿龍的動作
提問:"龍長什么樣?(它象什么?什么地方最象?)"(龍的頭和什么動物非常象?身體象什么動物?爪子、角、身上的鱗片呢?)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小結:馬的頭、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虎的爪。
3、看課件,了解龍的象征意義。
1)回憶自己的經驗:請大家想一想,你還在哪里看見過龍?
2)看課件,了解更多帶有龍圖案的東西。如:九龍壁、華表、龍舟等。
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龍圖案的東西,用你的小眼睛仔細看一看,你見過嗎?教師和幼兒一起看,邊看邊認。(過度:哇!有龍圖案的東西可真多呀?。?br /> 3)思考: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過真的龍?到底有沒有真的龍呢?聽一段錄音你就明白了。
4)聽錄音,了解龍的由來。
小結:生活中由于沒有真的龍???那它是哪里來的?(人們想象出來的)我們中國人特別喜歡龍,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ㄖ腥A民族的象征和標志,外國人經常把我們中國稱為"東方巨龍",我們中國人呢,就是龍的傳人。)
4、了解民間風俗:賽龍舟、舞龍。體驗舞龍游戲的樂趣。
師:在我們中國,還有一些民間的風俗和龍有關呢。你們看,他們在干什么呀?(賽龍舟--慶祝美好的生活)我們中國還有一種民間風俗:舞龍,你看見過嗎?老師這里有一段錄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觀看錄象,了解舞龍的風俗。"舞龍好玩嗎?他們怎么舞龍的?(徒手學一學)這是我們金港鎮全民運動會上,表演的節目,象征著歡樂的氣氛,祝愿我們的運動會圓滿成功。再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它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們也來舞龍慶祝一下,好嗎?"
2)游戲:舞龍。幼兒分成兩組舞龍,老師手舉彩球帶領幼兒游戲。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去尋找龍的圖案,龍的神話傳說,進一步加深對龍的認識。
教學反思:
我和孩子們情感充沛,感情激蕩。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動情,創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生感情激發的情境——請薛涵同學給大家表演唱《龍的傳人》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到大家最為熟悉的歌曲部分時全班情不自禁齊聲高歌,此刻,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個“情感場”。學生在這一“場”中學習語文,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小百科: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征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大班教案《龍的傳人》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207字。
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課教案《木瓜恰恰恰》含反思》:活動目標1.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樂曲結構,并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2.在前四句句末,隨音樂節奏邊拍邊念恰恰恰,并初步學習為樂曲設計打擊樂器演奏建議。3.注意看指揮演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喜洋洋》含反思》:活動目標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音樂ABA的結構,感受樂曲喜洋洋的情緒。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教學打擊樂器演奏。3.能跟著指揮的演奏樂器,享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