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班級管理方面的東西。我是去年大學畢業,擔任班主任工作一年還不到,經驗根本談不上,今天只能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班級管理方面的經歷和嘗試。剛畢業就擔任班主任工作,是我從未想過的,當面對班里的57個學生的時候,我才深深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為了57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我憑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每天努力做好各項常規工作。但我也深深地感覺到僅僅只靠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是不夠的,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作為一個年輕班主任,如何讓自己快速成長,成為困擾我的一個難題。經過半年多的摸索,我感覺應做好如下兩方面
一 做一個學習型的班主任
年輕班主任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做一個受學生歡迎、讓家長放心、領導滿意的班主任。然而一接觸實際,卻發現一切并不像原來想像的那樣事遂人愿。新班主任和老班主任帶班有著明顯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僅是成績方面,更有班風、學風方面。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老班主任成熟的控班育人方法得益于長期經驗的積累,我們年輕班主任要想處理好班級事務就必須虛心向老班主任學習。老班主任的經驗和方法往往具有實用、可操作性強等特點。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曾向鄰班侯老師請教過座次調整時需注意的問題。當班內出現談戀愛學生時,我向年級主任劉老師請教過問題解決的方法和原則。班主任例會上喬老師介紹了自己的“一元基金”,結合我班里學生過生日送禮的現象,我在我們班里也推行這種先進的作法?,F在這些借鑒來的經驗,經過適當的賽選,正在我們班里開花結果。在此向劉老師、喬老師、侯老師等老班主任的熱情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年輕班主任快速成長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讀書學習。讀書讓我們有機會能和名家對話、向名家學習,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靈魂的交流。其次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我提供了一個更高效、更簡潔的學習途徑,通過網絡觀看一些教育專家的講座視頻,能使我們更直接的接受大家的思想和教育經驗。
二 班主任工作需要敢于創新
為了滿足自己班級管理的需要,我一方面是向老班主任請教,讀書和上網學習,另一方面,我也在班內不斷摸索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我認為學習別人東西很重要,但別人的東西不一定都適合自己,對于別人的東西一定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有選擇的借鑒。除此之外還需開動腦筋,敢于創新,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一套班級管理辦法。過去的半年多的時間里我做了如下的兩種探索。
1. 制度化的管理學生。
上個學期的前半個學期,我班宿舍衛生排名一直不夠理想,為改變落后的現狀我也借鑒了許多班級的處罰措施,但一直沒有大的起色。而且每天因為衛生問題批評教育學生,我都很晚才從宿舍出來。后來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后,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宿舍衛生管理的方法由處罰變為獎勵,方法是讓每個宿舍的舍長做好每天扣分記錄,明確到人,每周利用班會時間對一周衛生點評一次,每個月以宿舍為單位評比一次,六個宿舍中評選三個優秀宿舍,從班費中拿出一小部分對優秀宿舍進行獎勵。經過將近半年的推行和不斷的完善,宿舍衛生扣分明顯減少,每天不再為扣分問題忙著批評教育學生,我的工作減輕了。在實行這套方法的過程中我體會比較深的一點是,對學生的管理需要制度化,什么時候點評、什么時候評比,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完成。
新的學期,針對班里后幾名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低地現狀,我在宿舍管理的經驗基礎上開始在班里建立學習興趣小組,實行平行小組制,每次考試后對小組進行評比。學習小組現在剛建立不久許多的制度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但我相信通過制度化的管理運作,學習小組就會逐漸發揮它的效力。
2. 班級管理的人性化。
班級管理的制度化的最終目的是更科學的管理班級,減少班級管理的負擔,營造團結、友愛、互助、自覺積極的良好班風。但一個班級的健康發展,還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我們的管理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育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應給予學生以情感呵護,使學生有健全的人格。
記得有一次批閱學生《成長記錄》時,一個學生在成長的煩惱里告訴我說:老師,我感冒了,但同學也沒有人來問問我,我感到很孤獨。讀到這句話時我很里一陣內疚,這是我工作中的失職,我們的學生必定還只是個孩子,在他最需要關心的時候,班主任應第一時間送出關懷,讓他感到學校的溫暖。經歷了這件事后,我開始關注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家庭離異的學生?,F在我們一個班級的學生親如一家,每個學生都快樂的成長。
以上就是我擔任班主任以來自己的一些經歷和思索,不對之處,還請大家指教。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們坐在一起參加這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我感到非常高興.我作為我們學校的一位新班主任,并沒有什么經驗可談,要說經驗,我還得向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師們請教.下面,我就將我這一學期中所做法說給大家聽.
一.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榜樣
班主任宇學生接觸的機會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深.班主任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最為班主任,我深知創建優良班集體的重要性.
身教勝于言教,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所以,我接班開始,我就把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我的形象作為工作的重要一環.平時,凡是我要求他們做到得,我首先做到:要求他們不要浪費,我首先從不亂扔粉筆頭,每天都在放學時拔掉飲水機上的插頭;要求學生不遲到,我往往早到;要求學生不亂扔紙屑,我從不亂扔紙屑,發現地上紙屑,馬上彎腰撿起來.在開學初的一天課間操后,我去教室里看學生們在干什么,在教室的后墻邊看到一個小紙團,當時我也沒多想就隨手把它撿起來,課時沒想到正是這個不在意的行為卻打動了孩子.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就發現只要看到有臟東西,班里總會有孩子去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箱.我突然發現,也許正是老師那個不經意的行為感染了學生,所以從此我只要發現班里衛生部夠好時,總是親自彎下腰去,撿起贓物,或是干脆拿起掃把,將地面清掃干凈.時間長了,更多的孩子向我學習了,他們更自覺的維持班級衛生,看到贓物也會主動撿起了.
二 、用愛心培育遲開的花朵
對于教育者來說,師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吧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含在位所有學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學生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感覺到這種愛是真誠的.我班學生張震是一個差生,原來是實驗小學的一名小學生,因成績特別差,家長感覺到在那兒再也呆不下去了,于開學初轉入我校.經測試成績只有40來分.看到這種情況,我從多方面找原因,走訪家長.原來其母是一個家庭婦女,從小家境貧寒,姊妹多沒上過學,在家也只能是塔的勤務員.對于學習幫不上什么忙.他爸爸也沒有固定職業,為了生活每天早出晚歸,沒有時間過問他.他本人腦子也不算伶俐.面對這種情況,我就主動關心她,關注他.上課時,多給他回答問題的機會,作業沒有完成,放學后把它留下來看著他寫,還把它的座位調到王美慧同學身邊,讓王美慧影響他,幫助他督促他,這樣時間長了,他開始有所轉變,在期中考試時,成績上升到55分.這55分在全班內是最低的,但是對于他來說,也是一點進步,他是高興的,他發自內心感激老師,每天放學回家時,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在新年來臨之際,還為老師送上了一張賀卡.在最近一段時間里,他還能夠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我趁熱打鐵,表揚了他.并充分肯定他的進步,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鼓勵了他.
三.關愛學生,愛護班集體,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天氣涼了,又逢今年甲流比較嚴重,學生下課出去時,我總是囑咐他們把衣服穿好,把口罩帶好.放學時,我還要告訴學生:“同學們路上注意安全.”
教師關愛學生,不僅體現在語言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一次,我班學生王杰病了,我打電話通知家長,來將他接回家,下班回到家,我又打電話問孩子好點沒有,如果還沒有好,就在家休息一、兩天,落下的功課來了再補,家長似乎沒有想到我會打電話,很驚喜的樣子,還說,老師真是麻煩你了.孩子來上學后,我又幫他補課,那個孩子也聰明,一講就會,過了兩天落下的課全補起來了.并且以后他還主動幫其他同學補課.
以上這些都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我的工作經驗還將得益于以后的工作和多年來從事班主任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們.總之,我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種瑣碎的工作,它需要默默地付出,僅用語言描述是不夠的,只有總結才能品嘗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今后,我會同我們的孩子們一起繼續努力,即使沒有最好,也一定會更好!
時間總是在悄悄流逝,細數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經有17年了。還記得一年前我踏進一(2)班的教室,面對著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內心是喜悅的。不知不覺這群孩子已上二年級了。在這過去的一年中,我在不斷地想辦法去解決一個個"難題".而如今我體會到了孩子們成長的快樂,雖然我們的進步不是很大,但是即使是小小的進步也是我們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以下是自己對這一年來的一些回顧:
平時加強班級的各項常規工作,比如:衛生、路隊、兩操、家長接送等,要天天講,天天抓,不厭其煩。
我認為,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基礎。因而,我從了解每位學生開始,從小事抓起,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環境。我把排好的值日表格發到班級群,大部分家長很重視,和老師一起督促孩子值日,甚至幫忙打掃,也有個別孩子一到自己值日就被家長帶走,地也不掃,教室里到處是垃圾。于是,我在全班表揚值日認真的孩子,并把照片發到班級群再次表揚,提出值日要求。針對值日不認真的孩子,我就一一單線和家長聯系。就這樣堅持一學期,孩子們和家長都重視班級衛生了。
孩子們起先連東南西北都不認識,要給他們排隊可麻煩了。我把他們按高矮排兩隊,帶到操場就又亂了,一個個睜著無辜的大眼睛,圍著我問:"老師我站哪?""老師我站哪?"我只好又重排。第二天課間集合隊伍又亂了,唉!再重排!于是一連幾個大課間我班練習排隊。"解散!""集合!""解散!""集合!"反反復復,強化孩子們的記憶,從此他們會排隊了。
但麻煩又出現了,有一些孩子總是調皮搗蛋,在放學的路隊中總是戳戳搗搗。有時乘我不注意,個別孩子還會拉前面同學的書包,導致這個孩子摔倒,這是極大的安全隱患。還有的孩子會聽到鈴聲沖出班級,即使我在后面扯著嗓子喊都沒用??磥肀頁P、談心這樣的愛心教育是不夠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了:面對不好好排隊的孩子,把他拎出來,讓他原地站著不動,我再把其他孩子送出校門,讓他看著其他孩子被家長接走。我返回后把這個孩子帶到辦公室談話,直到家長單獨來接,也引起家長的重視,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我時常在班級和全班同學們說:"孩子們,我們學校每個拐角都安裝了攝像頭,那是監督你們有沒有遵守紀律。校門口的值班老師會給每個班級打分,你們會表現好給班級爭光嗎?"每當這時,孩子們就會信心滿滿地齊聲回答:"會!"在班內利用各種獎勵措施,表揚有進步的孩子。就這樣我們班逐漸形成了排路隊的習慣,在一次又一次的監督中力求做到:快、靜、齊。
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就是好動、好玩。最讓班主任不放心的是孩子們的安全,尤其是做好家長的工作放學按時接孩子,是個難題。每天放學后總是有幾個孩子被帶回辦公室,因為家長沒來接,原因多種多樣:忘了接;沒空接等等。我開始把課程表發到班級群提醒家長接送的具體時間,但還是有個別家長沒有看到。只有單獨打電話,發信息。當看到遲來的家長帶有歉意的笑臉,看到孩子們安全離校的背影,我們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班主任工作雖然瑣碎而又辛苦,但孩子們漸漸地長大,他們的進步就越來越大了,那驚喜、快樂也就越來越多了。
我是20××年秋季接手的現在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工作,雖說不是第一次當班主任,但對于小學低段這還是第一次,時間真如白駒過隙,在平淡與忙碌中,一年半就這樣一晃而過。這是我與孩子們相處的第四學期了,感覺孩子們的成長真的是不經意的。不經意間,他們的個頭竄高了很多;不經意間,他們懂事了很多;不經意間,他們學會了很多……不經意間,他們就這么一點一滴地成長起來了。而我作為他們的同行者,作為他們成長的見證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欣喜。
有人把教師比作園丁,把學生比作小樹;有人把教師比作耕耘者,把學生比作肥沃的田野。這兩種比喻都很精妙。班主任的任務不只是修枝剪葉,還有播種、施肥、鋤草……回顧這一年半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只有全體學生和班主任共同努力,增強集體凝聚力,創設融洽的學習氛圍,才能促進班風班貌整體發展,從而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進步。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總結一下,在平時,我主要將工作重點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愛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溝通學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級,必須關心、了解每一位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始終把工作的責任感放在第一位。作家楊朔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里都埋著一團火種,只要善于撥弄,它就會熊熊燃燒。”我的教育對象是7、8歲的孩子,他們天真爛漫,活潑好動,那一顰一笑,處處充滿著童稚童趣。做一個辛勤的園丁,使每朵鮮花都綻放,每顆幼苗都茁壯成長,這是我做班主任的'信念。
低年級的孩子對老師特別熱情,經常會圍著老師轉,我也很習慣在課后把孩子叫到自己身邊,和他們聊聊天,請他教教老師這件新玩具怎么玩;問問她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誰買的?問問他今天給老師吃的喜糖是怎么來的?考考他會查字典了嗎;告訴他這幾天進步了!告訴他寫的字很漂亮,今天和同學吵架不應該……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把握好教育的契機,自然而然地提出對他們的一些要求,收到的效果會很好。
我還覺得,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種寬容的愛,經常想起一句話:假如他們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教育(因為我的孩子也和他們差不多大)。以此來鞭策和啟示自己。每次,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當我怒氣升騰的時候,我就讓自己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是不是也會像他們一樣?假如那又是我的孩子,如何教育才是最佳途徑?于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們的調皮搗蛋、屁股坐不住、對新鮮事物的好奇都變成了可以理解的行為。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表揚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平時,我通過對孩子的觀察,將孩子們的閃光點和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記錄到自己心里,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們。我會經常對我的孩子們說:你們都是最棒的!這學期進步最大的就是你了!老師越來越喜歡你了……當我和家長交流時,經常聽他們說起,孩子們回家說老師又表揚他什么了,又獎勵了他幾顆星星,一臉興奮,然后那幾天在家表現就會特別好。
還是那句話:愛是相互的。在這一點上,作為班主任的我是幸福的,我付出一份愛,收獲的則是孩子們更多純真的愛。
2、重視培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
各種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班貌的基礎,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我覺得培養良好的習慣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使他們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如果一個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生會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所以,我尤其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無論是學習習慣,上課習慣,還是衛生習慣。我根據低年級孩子的特點,一方面,以比賽、競爭、相互監督等方式來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作為老師以身作則,每次進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撿一撿,整一整,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創造了好的氛圍。
3、培養小干部,發展孩子的能力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是班級的骨干力量,要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首先要建設好一支責任心強、能力強的班干部隊伍。低年級孩子的行為能力都處于不穩定狀態,所以我在班內搞了“爭當值日生”活動。
孩子們剛入學,對他們而言短期目標更能促使他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于是每個星期一我都會和小朋友們一起評定上周各方面最優秀或進步最大的兩位同學,給與表揚,并貼上星星。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積極性極高,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我們班的伏霜,上學期很懶,作業總是拖拖拉拉,而且也不愛思考問題。開學時,我表揚她進步大,并發了一個漂亮的筆記本獎勵她,聽趙老師講,他這學期進步更大了,學習有勁了,愛思考問題了,而且每節課都特別認真地聽課,經常受老師和同學表揚,看著他一天天的進步,我也感到欣慰。
4、加強與家長間的交流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我特別注重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加強和家長間的交流。
一直以來,每天下午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我都會和至少一個家長聊天,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當孩子有了什么進步,孩子生病了,孩子這段時間學習狀態不佳……我都會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比如我班孩子大多是留守子女,父母外出打工,有爺爺與奶奶帶,極其寵愛,久而久之養成了一些弊?。簨蓺?、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每次與家長溝通時,家長總說就是脾氣壞。于是除了多搞集體活動引導他們熱愛集體,學會欣賞別人、幫助別人,我較多得主動跟家長進行溝通。
這一年多來,通過孩子們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是可喜的。當然,好成績的取得同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分不開的。在每一次比賽之前,我都會坐下來好好和孩子們聊聊,告訴他們:作為集體的一份子,就應該為集體出一份力。比如,在廣播操時,你一個人做得不到位,看下來就會覺得不舒服,影響了集體的整個感覺。我又給他們講了“17=1”的故事,一個集體,好比一臺機器,17個同學就好像機器上的17個零件,17個零件都好,機器才能正常運轉,如果有一個同學不好,就好像機器壞了一個零件,使整個機器受到了影響,不能正常運轉。孩子們聽了,眼睛都亮亮的,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聽懂,但是他們真的很愛我們這個大集體。
一個集體就像一艘船,載著學生越過江河湖海,駛向理想的彼岸;一個集體猶如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學生如親人一樣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一種鎖碎,一種默默的付出,是不能用理性的句子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嘗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在班級教學與管理中還是有一些的不足,在今后,我會同我的孩子們繼續努力,即使沒有最好,也一定會更好。